9个州长、150个企业家 俄罗斯物流狂追外洽会
10月20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俄罗斯副总理特鲁特涅夫出现在北京展览馆门口的红毯上。这是第八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简称“外洽会”)的举办地所在。
一路走过深圳前海自贸试验区,途经俄罗斯展区,再往里走,左手边是中粮集团琳琅满目的产品,右手边则是占地巨大的中核集团展位。这条路通往的是开幕式现场。来自全球近1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上千家企业是参与外洽会的主要成员。
商务部10月18日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53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88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7%。快速增长是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的主旋律。
产能转移
在历时两天时间、经历二十三场合作洽谈活动中,“一带一路”和“走出去”依然是各代表团、商会以及参展企业等发言人口中热门的字眼。今年在外洽会的会议设置上,开展了“一带一路”、拉美论坛等系列国家的投资推荐会。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9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合同4191份,合同额745.6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0.4%,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业务份额高。
同时,“产能合作,发展共赢”作为本届外洽会主题,也在各个论坛和洽谈会上被频频被提及。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是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担任协会秘书长的和振伟是两天来会场最忙碌的人之一——他参与了大多数的论坛活动。和振伟告诉经济观察报,今年整个外洽会设计的主题是围绕着产能合作来进行的,针对能源行业,开展了风电、核电、太阳能、汽车能源的研讨会。
“都是围绕新能源。”和振伟说。
而“去产能”作为头条和重点,方法很多。“要把富余的产能有效地转去需要的地方,”和振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比如在东南亚的国家印尼,还经常存在拉闸限电。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力发展面临着大量的富余产能,可以把产能转到印尼去。”
展会上,让汪洋副总理和特鲁特涅夫副总理驻足的,还有中核集团的展示平台。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晓明介绍,2015年5月和8月,中核集团分别在国内、国外开工建设,首台机组的安装已经开始,“预计明年的6月至8月,福清的5号和巴基斯坦的K2都会开始大面积安装。”李晓明说。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认为,从上游的原料,到中间的投资、设计、运营,到下游废料的处理,整个核电的全产业链都离不开国际合作,“最近核电行业做了一系列的框架,中核公司做框架,广核在做框架,国电投也很积极。”张世国说。“俄罗斯是这两届比较热门的国家。”每年都会参加外洽会的香港投资推广署华北投资推广小组总监胡盛龙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除了主题以外,外洽会每年都会有主打的国家或者地区。
负责组织召开此次外洽会的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中俄食品及食品工业展区是今年新设的区域,而俄罗斯所在的展位,位于2号厅的中心位置,覆盖面积也是最大的。据莫斯科北京商务俱乐部董事长加卢莫夫介绍,此次俄罗斯有9个州的州长、150位企业家参会。
在第八届外洽会开幕式当天,汪洋副总理陪同特鲁特涅夫副总理巡展的时候,在占地144平方米的中粮集团展位停留了8分钟的时间,并向特鲁特涅夫副总理介绍了中粮集团。和振伟说,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分管农业,对农业开展国际合作比较重视,“汪洋副总理曾亲自要求中粮集团要到远东去,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提高附加值上做贡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认为,“大型企业走多元化之路,通过国际并购实现产业升级”等是实现中国农业国际产能合作的途径。
宁吉喆表示:“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了中国产品、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出去’,也提升了项目所在国基础设施的水平、工业生产的能力,还在当地创造了几百万就业,缴纳了数百亿的税金,达到了互利共盈的效果。”
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俄罗斯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认为,“中国投资者是俄罗斯远东投资来源的最大来源。”他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俄罗斯在远东已经建立了13个超前发展经济区,将来“要在俄罗斯远东建立370多家新的企业,吸引投资额超过1万亿卢布”。
“我们建立了大水泥厂,也正在实现炼油厂,还有一系列的项目。”鲁特涅夫表示,目前俄罗斯通过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向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降低行政手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求变
外洽会自身的变化正在发生。在开幕式现场,将近三分之二的座位上,坐着的都是来自国内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代表。
和振伟告诉经济观察报,协会成立初期,“会员更多的是大央企”。现在,大的央企很多已经走出去了,海外协会“更多关注的是中小企业”,外洽会开始成为中小企业的海外交流平台,“在国际化人才和国际信息方面给予帮助”。
摊位展示方面,多样化更加明显。服务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工纺织、汽车、通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12大领域向沿线重点国家“走出去”,受众覆盖全国重点省市及企业。地方产业集群如苏州工业园区、福建展团等也聚集了相当多的人气。
多样的高科技体验是吸引眼球的途径之一,VR技术在外洽会上得到了运用。中国核工业集团的展会现场,一些人正戴着VR眼镜观看设备模型,还会根据手柄的触摸观察模型细节。中和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虚拟仿真部门的VR软件工程师张帅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次VR的展示内容是华龙一号的设备模型互动式介绍、技术特性展示以及安全性介绍。据他介绍,这是中核首次在国内利用VR技术进行的展示。
参会企业中,除了中核集团、中粮集团、中国电建、苏州工业园区、福建展团、大洋物流等国内大中型央企,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多。
中小企业在积极寻求合作共赢。除了海外的机遇,合作还面向协会、联盟等的内部。蔡书义是苏州尚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公司生产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背板材料。他告诉经济观察报,作为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的新晋成员,此次参会的主要目的是想吸引联盟内部企业进行合作,也听听之前“走出去”的行业前辈的经验分享。
中小企业的另一个方向是,依托相关行业内的大企业进行合作,寻求更多展示合作机会。来自三弟画饼的销售经理杨晓亮,在中粮的摊位中获得一席之地。他利用中粮的面粉,结合自己公司的设备,向围观的嘉宾展示了如何用3D技术实时烙饼。“我们与中粮合作,原材料用的是中粮的面粉,展示的是我们公司的机器。”他说。
胡盛龙告诉经济观察报,为吸引内地企业赴港投资,他每年都会参加外洽会。最初是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随着发展,组织方面也更成熟一些;从吸引的关注和参会的群体,也越来越广泛,规格提高了,领导人的级别也越来越高了;接触面来说,明显看到参会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了。“形成了很好的氛围,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胡盛龙说。